麗寧公路上,他們以凡人之軀豎起界碑,風雪雕刻他們的臉龐,卻將“平安”深深楔入險途。每一次攔停,都是與死神的擦肩;每一面錦旗,皆是生命授予的勛章。當警燈刺破濃霧,照亮的不僅是險途,更是人間至高的海拔——那里雖氧氣稀薄,但守護生命的信念永不斷。
交警清理路面落石。(供圖)
濃霧中的停車:“為何攔我?”到“幸好攔我!”
8月10日,麗寧公路3100米處,車窗外白茫茫一片,能見度不足5米。雨水不斷打在擋風玻璃上,雨刮器來回擺動,勉強清出巴掌大的視野。連續(xù)開了兩小時盤山路,高反缺氧讓我的頭越來越沉,困意一陣陣襲來,就在這時,濃霧中突然亮起紅藍警燈,寧蒗縣公安局交警大隊沙力中隊的交警站在路中央,打手勢示意靠邊停車。
我不耐煩地搖下車窗,冷風夾著雨點灌進來。一位年輕的交警俯身靠近,雨水順著他凍得發(fā)紫的臉頰往下淌?!皫煾?,醒醒神!”他聲音沙啞但清晰,“前面霧太大了,還有很多急彎,有落石風險,剛清理過但還是不安全?!彼钢胺降拇笊?,食指關(guān)節(jié)處裂著口子,“前方隧道出口右拐有大彎,千萬要慢點開?!?/span>
這些話像冰水澆頭,讓我瞬間清醒,后背滲出冷汗,方才的困意一掃而空??粗痪D(zhuǎn)身走向下一輛車的背影,我才意識到:這幾分鐘的停車檢查,可能救了我的命!
懸崖邊的哨所:沙力中隊的前世今生
為什么要在這么偏遠、條件這么艱苦的高山上設(shè)檢查點?答案寫在麗寧公路的歷史里。
這條連接麗江古城和瀘沽湖的公路,寧蒗縣境內(nèi)50多公里路段是出了名的險段。道路一邊是峭壁,常有落石;另一邊是深谷,沒有護欄。連續(xù)急轉(zhuǎn)彎一個接一個,雨雪天路面結(jié)冰像抹了油。過去事故頻發(fā),救援車從縣城趕過來最快要兩小時,往往錯過最佳救援時間。
沙力中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。他們的駐地海拔有3100米,一年中有大半年刮大風,夏天也得穿棉衣。2018年1月建隊時,只有3間板房,喝水要去山泉眼挑?,F(xiàn)在條件好些了,但冬天水管還是會被凍住,得化成雪水用。日常生活物資更是匱乏,隊員們每周需要驅(qū)車前往縣城集中采買一次食物。然而,一旦事故頻發(fā),連做飯都成了奢望,忙得腳不沾地時,烤幾個洋芋、泡一桶方便面就是他們匆匆對付的一餐。
沙力中隊由中隊長黃正昌和民警羅正高帶領(lǐng)王志剛、楊海東、盧云超、趙海峰、楊天飛5位輔警組成。他們對道路曲折、路況復雜的麗寧公路了如指掌。復雜的路況考驗司機的駕駛技術(shù)和心態(tài),也考驗交警的常態(tài)巡邏路檢和事故處理能力。隊員們需要在麗寧二級公路及周邊鄉(xiāng)村道路進行常態(tài)而高頻的巡邏,檢查車輛及駕駛?cè)耸欠翊嬖诰谱眈{、涉牌涉證、“三超一疲勞”“一盔一帶”等違法行為;也需要快速響應交通事故現(xiàn)場,設(shè)置警示標志、疏導交通、勘查現(xiàn)場、劃分責任,并協(xié)助聯(lián)系拖車、報保險等后續(xù)事宜。黃正昌說,每到旅游高峰期,中隊會從凌晨開始出警處理事故,曾有在一天內(nèi)出警14次的記錄。
然而,他們的工作遠不止這些。
道路安全的守護人:每天巡路3次,比普通路段多一倍。隊員們定期對邊坡、橋梁、隧道、交通標志等設(shè)施進行檢查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并報告安全隱患,配合相關(guān)部門進行整改。中隊長的巡查本上記滿注意事項:K2531+300米處邊坡有裂縫,要重點監(jiān)測;發(fā)現(xiàn)落石馬上清理,路面結(jié)冰立即撒鹽……交通管制往往是因為正在處理這些險情。
駕駛員的“活地圖”:“前面3公里大霧,能見度不到5米!”“過彎慢點,路面有積水!”這些導航不會提醒的危險,交警們在檢查點一遍遍喊給司機聽。連續(xù)降雨那幾天,他們嗓子都喊啞了,但堅持每輛車都提醒到位。很多游客說,要不是被攔下時聽到這些提醒,后果不堪設(shè)想。
風雪中的服務(wù)站:檢查站常備熱水壺、泡面和簡易工具。去年冬天,兩位來自重慶的女士車輛側(cè)翻,沙力中隊接到報警后迅速出警,10分鐘內(nèi)趕到事故現(xiàn)場,在安撫好傷員后,中隊全員齊心協(xié)力把車翻過來。今年7月,李女士的車胎爆了,輔警小盧趴在濕地上幫她換好備胎;去年7月,一家三口自駕出行,因不熟悉山路彎道的駕駛技巧,在過彎時發(fā)生側(cè)翻,車輛掉入溝內(nèi)。當隊員和救護車及時趕到現(xiàn)場,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手臂骨折,家長們則因過度驚嚇而神志不清、精神恍惚,于是隊員們先做好安撫,再妥善將傷員送醫(yī)、將車輛抬回……事故現(xiàn)場,他們不光處理事故,還幫車主聯(lián)系拖車、報保險,安撫受驚的乘客。
“我們希望每一位路過麗寧公路的人,都能開開心心出門、平平安安回家?!标犻L黃正昌表示,能讓游客、行人在麗寧公路上平平安安,就是沙力中隊存在的最大意義。
交警在執(zhí)勤。(供圖)
黨建室的見證:錦旗背后的故事
帶著好奇和敬意,我走進中隊那座藍頂白墻的小院。推開黨建室的門,眼前的景象讓我屏住了呼吸——墻上層層疊疊掛滿了錦旗。輔警王志剛指著一面卷邊的錦旗說:“這是去年除夕夜的事?!蹦翘煜卵?,一輛外地車滑進排水溝,全中隊放棄吃年夜飯,在風雪里忙了4小時,用千斤頂和防滑鏈把車救出來。車主感慨萬分,后面寄來這面錦旗。旁邊那面錦旗,是巡邏時遇到爆胎的游客,輔警趴在地上換輪胎時沾了滿身油污,游客過意不去,硬要塞錢被他拒絕,第二天特意送來這面錦旗。
最特別的是一面跨越1個多月才送到的錦旗,“是兩個小姑娘送的。”王志剛說,“她們的車在半路爆胎了,前不著村后不著店,又冷又餓,車還是租來的。巡邏的隊員看到了,主動幫忙換了備胎,她們很感動,但不知道錦旗送去哪里,幾經(jīng)周折才送來沙力。”
骨子里的堅守:平凡人的不凡選擇
傍晚,執(zhí)勤車陸續(xù)返回小院。隊員們都圍坐在火塘邊,烤著火吃著炒洋芋和咸菜?!扒皟商斓拇笥赀€記得不?”輔警王志剛忽然抬頭,眼里有光,“攔下一輛車沒多久,前面石頭就滾下來了。車里都是游客,下車后沖我鞠了好幾個躬,一直在說感謝的話。”他掏出手機,屏幕是他穿著警服和兒子的合影?!拔覂鹤咏衲旮呷偢瑢W吹‘我爸在云里站崗’,他還說長大以后也要考警校?!睜t灶的火光映著他開裂的臉頰,“在這地方待著,是真累。但想到今天又有人平安到家,就覺得我的累非常值得,行人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信仰?!?br/>
高山的小屋外風聲呼嘯,宿舍的鐵架床上鋪著薄薄的被褥。連續(xù)的大雨讓許多隊員的鞋子從里到外濕透,只能靠在火塘邊慢慢烘烤。就是在這樣的環(huán)境里,這群隊員日復一日地守著這條險路。他們的臉被高原紫外線曬得黝黑,手上布滿凍瘡和老繭。警服反光條上的熒光,是濃霧中最醒目的路標;他們嘶啞的提醒,是懸崖邊最及時的警鐘。
風雪中的心燈
離開沙力中隊時,暮色籠罩群山?;赝肷窖屈c閃爍的警燈,王志剛那句“行人的平安就是我最大的信仰”在耳邊回響。
在這個手機常沒信號、冬天呵氣成冰的地方,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詮釋著守護的意義。每一次攔停檢查,都可能避免一場車毀人亡的事故;每一句嘶聲提醒,或許拯救了一個家庭的完整;每一面褪色的錦旗背后,都是絕境中重獲新生的故事。
當有人抱怨被“耽誤”了幾分鐘時,不會知道這幾分鐘里,沙力中隊的交警正踩著濕透的鞋,踏過雨雪泥濘,在風雪中丈量生命的重量。海拔3100米,氧氣稀薄、霧氣彌漫,但心中的“信念之燈”卻能夠穿破層層迷霧,越過重重阻礙,以最快最溫暖的光照耀到行人身邊。
通訊員/沈宗吉 唐春
責編/和真羽
二審/和眾學
終審/張衛(wèi)國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【法律聲明】除非本單位(麗江市融媒體中心)主動推送或發(fā)表至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,任何第三方網(wǎng)站或平臺不得轉(zhuǎn)載麗江融媒App及LIJIANG.CN和LIJIANGTV.COM主域名及子域名下之任何內(nèi)容,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。